阿里康网
葡萄胎
快速搜索

葡萄胎的病因和病理

2015年07月27日

葡萄胎的病因和病理

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绒毛间质水肿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也称水泡状胎块。

葡萄胎的病因和病理:

一、葡萄胎的病因

专家表示葡萄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营养、社会经济、年龄、异常受精等因素有关。葡萄胎主要分为两类:

1、完全性葡萄胎:整个子宫内充满水泡,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没有胎儿及附属物,较为常见。

2、部分性葡萄胎:仅部分胎盘绒毛发生水泡变性,胎儿多已死亡,有时可见较小的活胎或畸胎。

二、葡萄胎的病理

葡萄胎的病变局限于子宫腔内,不侵入肌层,也不发生远处转移。葡萄样水泡大小不一。绒毛水肿变性,每一分支绒毛变成一个小水泡,有绒毛干梗相连成串,形如未成熟葡萄。

水泡壁薄、透亮,内含黏性液体,水泡间隙充满血液、凝血块。镜下见滋养细胞有不同程度增生,绒毛间质水肿;间质内血管消失或仅有极稀少的无功能血管。由于滋养细胞显着增生,产生大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卵巢产生过度黄素化反应,形成黄素囊肿。黄素囊肿在葡萄胎排出数周或数月后自然消失。

三、葡萄胎的治疗原则

葡萄胎一旦确诊应迅速清除子宫腔内容物,一般采用吸刮术。如患者无生育要求、子宫增大迅速、年龄在40岁以上可行子宫切除。对于年龄大于40岁、水泡小、病理报告提示滋养细胞高度增生或伴有不典型增生,出现可疑的转移灶,或无条件随访的患者,可采用预防性化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