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胎盘都是在胎儿娩出后才从子宫壁上剥离,继而在宫缩作用下排出体外。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则是指妊娠中、晚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就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它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常常起病急,进展快,来势凶险,处理不及时,常可危及母儿生命。
原本好好地长在子宫壁上的胎盘,为什么会突然发生早剥呢?大量医学资料显示,胎盘早剥与下列因素有关:
1、孕妇的血管病变。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引起底蜕膜小动脉痉挛、梗塞,造成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导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和胎盘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进而导致胎盘剥离。出血不断增加,血肿面积也不断扩大,胎盘剥离面积也随之扩大。孕妇的血管病变是胎盘早剥的最重要的原因,约占发生率的一半。
2、腹部损伤。孕妇腹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可引起底蜕膜血管的破裂、出血,导致胎盘早剥。
3、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羊水流淌速度过快、过多,可使宫腔压力骤降,宫腔容积突然缩小,引起子宫壁与胎盘之间错位、剥离,损伤小血管,引起出血,也是导致胎盘早剥的原因之一。妊娠晚期性交或患有阴道炎时,易发生胎膜早破。双胎分娩时,第一胎娩出后,或羊水过多的孕妇进行破膜放羊水时,羊水流出速度过快,也易发生胎盘早剥。
4、子宫静脉压升高。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孕产妇长时间取仰卧位姿势,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静脉回流障碍,盆腔静脉和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持续升高,造成蜕膜内静脉过度淤血、破裂出血,导致胎盘剥离。
不论是上述哪一种原因造成底蜕膜血管破裂、出血,都能使血液积聚在底蜕膜和胎盘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随着出血不断增多,血肿腔内压力不断增加,促使血肿周围的胎盘组织不断从宫壁剥离、出血。倘若,血肿到达并冲破胎盘边缘,血肿内血液由被冲开的胎盘边缘,经宫颈和阴道流出体外,称为显性剥离。由于血液得以流至体外,使血肿腔的压力下降,血肿面积不再扩大,胎盘不再继续剥离,因此,病情常较轻。倘若,胎盘后血肿未能到达和冲破胎盘边缘,血液不能流出,称为隐性剥离。隐性剥离患者,胎盘后血肿腔内积血增多,宫内压力增高,迫使血肿腔内的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引起子宫肌纤维分离与变性,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医学上称为子宫胎盘卒中。胎盘早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受损蜕膜组织释放出大量凝血活酶进入孕产妇血循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流出来的血液呈血水状,没有凝血块,医学上称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C常可导致产妇发生难治性大出血,产妇常因此而死亡。由此可见,胎盘早剥是一种后果严重、死亡率高的产科并发症。
胎盘早剥是继前置胎盘后,第二个引起产前阴道出血的妊娠并发症。虽同样是产前阴道出血,但各具特点。前置胎盘是无腹痛的出血,检查时腹壁柔软,无压痛,而胎盘早剥的阴道出血常伴有剧烈腹痛,附着于子宫后壁的胎盘发生早剥时,常表现为腰痛或腹背痛。检查时发现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并且随着出血增多,胎盘后血肿不断增大,子宫底会逐渐上升。所以,对怀疑胎盘早剥的孕妇,一入院后,医生就会在孕妇腹壁的宫底处用色笔画一条线,并不时观察宫底有否超过划线及超越多少,来估计胎盘后出血程度及病情的发展情况。及时做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胎盘早剥确诊后应及时处理,过长时间的等待、观察,易造成胎盘剥离面不断扩大,胎盘后血肿继续增大,导致子宫卒中,使病情更加严重,更加复杂。所以,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减少损失,争取较好后果的关键。
胎盘早剥的后果虽然凶险,但还是可以预防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和治疗妊高征等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消除或缓解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孕期适当补充铁、钙等制剂,以预防妊高征的发生。
2、妊娠晚期禁忌性生活,工作中或生活中注意安全,不要到人员密集、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腹部遭致碰撞等外伤,导致胎盘早剥。